
位於山洞中,現代化十足的蒙地卡羅車站

車站外部
由於陰錯陽差,使得我們連續造訪摩納哥兩天,看來自助旅行確實是有很多意想不到的變數,不過整個旅程進行至此,兩個多禮拜了,算是進展的滿平順的,沒有發生在別人部落格上看到的趕不上交通車、行李失竊、找不到住宿地點,或是突然生病無法出門等情形,除了有點訝異自己能在這個陌生遙遠的國度生活這麼長一段時間,也期盼接下來的行程能夠順利的進行,別帶著任何不愉快返回台灣。
先前提到摩納哥是個生活空間垂直發展,與天爭地的小國,在沿岸有限的平地使用完之後,就將連綿的高山一座座鑿空,除了像香港一樣,沿著山坡地蓋滿了高樓住宅,他們更耗費了大量人力物力,開鑿了許多山洞,並將每個山洞用現代化的建築技術,例如柏油路、樓梯甚至電梯連貫起來,置身於蒙地卡羅市區,由於舉目所見,各種設施都十分的現代化,會讓人察覺不出自己正在某個山洞中,只覺得到處都是現代感十足、內裝華麗的高樓建築,公共空間的庭園造景和設施也都令人賞心悅目,所有的地下通道也都乾淨整齊、一塵不染,兩旁牆面掛著燈箱廣告,類似的景致在很多現代化的大都會都看過,只是在蒙地卡羅,三不五時就要走著上坡路或下坡路、要爬蜿蜒陡峭的
階梯,最常坐的交通工具就是電梯了。

蒙地卡羅市區一景,到處是樓梯,到處得爬坡

設計感十足的各類建築隨處可見
當我和旅伴發覺,要到一個目的地,必須不斷的上上下下、爬樓梯或搭電梯,而且在後來也證實:摩納哥居民平時外出或上班,日常生活最主要的交通工具,竟然是電梯時,不禁深感意外,同時也覺得自己的眼界大開,不虛此行了。
整個摩納哥公國,其實就是一個港灣城市,據說歐美各國的富豪都來此置產,金屋藏嬌,而有了房子後,也就境隨俗,購置豪華遊艇相伴,港口內泊滿著各式各樣的遊艇,相互競艷,似乎也是富豪們暗中比較身分地位高下的方式;此時正值夏天,氣候十分宜人,即使在烈日曝曬下,也不會有汗濕衣襟的燥熱,但據旅遊資訊提到,冬季一到,由於此地位居海岸,氣候十分寒冷不適合居住,多數居民尤其是歐美的富豪,也都避居他地去了,因此這個國家是夏天才比較有人煙,也比較熱鬧的。

這景象得站在高處才看的到

摩納哥海港
在造訪這個富豪雲集、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國家前,我們很幸運的在住宿的青年旅館中拿到詳盡的觀光導覽地圖,還有各個景點的優待?一本。旅遊資源在這份手冊中琳瑯滿目、一覽無遺;當過實習導遊,本身也念地理系的旅伴當下直呼賺到了,也誇讚這個國家真有生意頭腦,想必這份導覽和優惠卷在蔚藍海岸各地,上至五星級飯店下至青年旅館都可以取得;我們住的青年旅館中,形形色色的各種景點DM ,就屬摩納哥的最為精緻,內容也最詳盡,讓人產生實地造訪的好奇心,加上它本身的高知名度,更讓人有非去不可的衝動了。
早上來到蒙地卡羅市區,道路上到處是輪胎摩擦過的痕跡:錯綜複雜像蜘蛛網般,柏油應該要重漆了,可以想見昨日的F1 賽事的激烈程度,而路旁是一座座階梯狀、尚未拆除的觀眾台,已有工作人員在動工拆除了,我和旅伴於是就趕緊跑上其中一個觀眾台,居高臨下,蒙地卡羅海港的景色頓時盡收眼底,當天早上氣候宜人,陽光也不刺眼,迎面的是和煦微風,放眼望去那種海天一色、遼闊無際的景象:工整潔白的高樓群沿著海岸和山坡群聚著、岸邊泊著成百上千艘的遊艇和郵輪,無數的桅杆高低不一,爭著直指天際;濱海人行道,及其上錯落有緻的大遮陽傘、川流不息的遊客,也從無盡的遠方綿延而來;不時可看到數隻海鷗在湛藍的天際翱翔,成了此情此景的最佳點綴,看著看著,連心情也開闊了起來,甚至有些感動,我想除了在電影中,想必很難在實際生活裡看到這樣的景象了,而在狂按相機、狂殺底片的同時,不禁懷疑照片能表達出幾分這樣的景象、又能捕捉幾分當時的感動呢?

獨具特色的日本庭園
首站參觀位於港口邊的丘陵上,豪宅雲集當中座落著的日本庭園,在這個遙遠的西方國度,居然可以找到傳統東方的庭園造景,讓我覺得相當新奇,尤其是一月分剛在東京待了10天,看了許多和式的寺廟及庭園,居然在歐洲也出現了類似的景致,旅伴先前有上網查了摩納哥的歷史人文,跟我解釋是因為有許多日本人在歐洲經商,當中有不少因而致富,於是有樣學樣,也學歐洲富豪們在此置產,而民族性強烈的日本人,也不忘利用雄厚財力,除了支助摩納哥政府發展各項建設,因勢利導,也選購了這塊地,將家鄉的景致原封不動的搬來,好做為思鄉之處,更可藉此向其他各國炫耀日本在歐洲的財力和地位了。
整個庭園規模不大,布局和先前在東京參訪過的六義園、小石川後樂園頗為類似,都是將許多風景名勝濃縮在庭園各處,並為各個景致命名,日本人善於利用空間是世界聞名的,同一空間可作多功能重複利用,此一觀念也應用在庭園造景上,左看一景,又看又是一景,還牽涉到不同的時節和氣候,觀賞東方庭園是有許多學問,甚至是很哲學意味的,缺乏造詣、又一無所知的我們,在自認為漂亮的景致照了幾張照,也就心滿意足了。

港口一景

沙灘上的餐廳,在這裡解決中餐
接著我們來到摩納哥國立博物館,裡面展示著從18世紀至今,由各地收藏家捐贈的人形玩偶,整個館有兩層樓,收藏件數有數百件,每個人偶小至巴掌大,大的約有半個人高,許多展示品都以一個生活情景作為主題,例如工作、平日生活和閒聊等;從各式各樣的玩偶造型和服裝,可以約略看到近代至今,歐洲各國人民的生活發展史和工藝美術史,如果仔細觀察,可發現各國的人偶臉部線條都各有特色,有的較為圓胖,有點顯的消瘦,但都不脫擬人風格,服裝方面,可看見許多女性人偶穿著18世紀大晚禮服,少數穿著樸素、戴著頭巾;男性則以小丑服、燕尾服、早期的西裝和軍服為主有些人偶服裝相當特別,前所未見、充滿異國風情,看了看展示牌,得知是俄羅斯捐贈的,果然是遙遠又陌生的國度;所有展示品作工都十分精緻考就,超出了單純作為玩具觀賞的功用,我想許多人文民俗專家,要研究歐洲的服裝造型與生活史,此地是有參訪價值的;全館最有名的人偶應該是位於一樓入口處附近,60年代歐洲那場盛大的婚禮:摩納哥王子和女星葛麗絲凱莉(Grace Kelly 1929~1982 )兩人的結婚定妝造型,葛麗絲凱莉這位曇花一現的女星,多金又美貌,可惜在與摩納哥王子美滿的姻緣後,因車禍而不幸驟逝,際遇和黛安娜王妃頗像,而她生前謹言慎行、慈善好施,在摩納哥人民心目中,想必也是有著無上高貴的地位。
可惜的是全館禁止攝影,許多有特色的人偶和服裝造型也只能留在腦海,留待日後慢慢回憶。
在坐著市內公車,四目環顧著蒙地卡羅整齊漂亮的街景時,很高興的碰到一位同樣來自台灣的留學生,在這樣陌生遙遠的國度,碰到了黑髮黑眼的同胞,即使再不熟也會想辦法裝熟了,我們三人從車上一直到下車,不停的聊著彼此的來歷、出身背景和工作,還有旅途中碰到的種種,聊得起勁時連美景都來不及欣賞了,這位72年次的男生對奢華商品(珠寶、名車、鑽表、遊艇等一切一般人不敢企求的東西)十分感興趣,於是就來到法國和摩納哥攻讀相關的學位,我也是在那時才知道居然有「奢華商品行銷」這門科系,不禁自嘲:大概是平常生活過得太省了吧!
這個特別的男生自告奮勇,即使明天有期末考,也熱情的希望作我們的當地導遊,我們連忙勸他打消此意,畢竟彼此不熟,不想造成他的負擔,好說歹說他終於同意了,不過還是很盡責的將我們帶到皇宮前,講解這個國家的人文和歷史古蹟,旅伴似乎較有興趣,不斷的問各種相關問題,他也知無不言,他並提到說今年即將畢業了,在歐洲待了好幾年,仍想回去台灣發展,我和旅伴都是有工作經驗的人,也和他分享了許多台灣目前的現況。最後在拍了張合照,留下聯絡方式互相道別後,他就先離開了,我們則繼續接下來的行程。

摩納哥國家植物園一景

奇形怪狀的植物
摩納哥國家植物園,是個處處令人充滿驚奇的地方,整個園區面積十分遼闊,同時分區規劃,每個區種植著來自不同熱帶區域的植物,由於這個植物園主要展示熱帶地區諸如中亞、東南亞、中南美洲、非洲的植物,因此放眼望去,到處遍布著奇形怪狀、無以名之的花花草草,接連不斷的視覺衝擊,霎時只感到眼花瞭亂,所有植物,包括花草、樹木、果實,全是前所未見的型態,或是印象中雖有見過,但從未看見如此巨大、完整的實體,走在園中,映入眼簾的盡是直徑超過一公尺的球形仙人掌,數個叢生在岩石上,佈滿著駭人的長針,再不就是數層樓高的棒狀仙人掌,像個巨人般俯視著其下的遊客,有的灌木長著金針狀的黃色葉子、有的長的像是香蕉狀的果實,有的葉緣像是鋸子、有的葉緣佈滿著虯結扭曲的針狀物有的植物花朵果實色彩斑斕美麗、有的像群聚的麵包蟲般其醜無比,還有太多無以名狀的奇特品種,難以道盡。
植物園中還有個深達百餘公尺的石灰岩洞,定時開放參觀,洞穴中有許多完整的石灰岩地形和鐘乳石,在燈光的照射下雖然十分陰暗,但特殊的景緻沖淡了伴著黑暗而來的陰森感;洞穴中也十分寂靜,在大家停下腳步聽導覽員解說時,除了可聽見清楚的回音外,也不時傳來水滴聲,地面十分潮濕,大小不一的鐘乳石分布在四周,大的比人還高,多成椎狀,有的經萬年累積演變,已變成上下相連的石柱,小的比成人指頭還細,往往抬頭一望,就看見洞穴上佈滿了數千數萬支小鐘乳石,像是長了毛一般,讓人看了起雞皮疙瘩;旅伴從未看過鐘乳石洞,在一邊嘖嘖稱奇的同時,也邊拿著他的數位單眼猛拍,寂靜的洞內頓時充滿了快門聲,甚至拍到其餘遊客都準備離開了還意猶未盡,最後導覽人員似乎有點不耐煩,仍強裝著笑意恭恭敬敬請我們離開,洞穴要關閉了,我們才從洞穴深層慢慢走回洞口,沿途非常的累人,也沒料到要走出一百多公尺深的岩洞,居然如此耗費力氣。

植物園中的石灰岩洞
園內還有個自然生態博物館,陳列古生物和原始人的化石,以及地層岩石構造分析,基本上是法語文字解說,也看不懂,逛不多時就出去了。
離開了植物園,我和旅伴分道揚鑣,他去山頂拍攝蒙地卡羅市區全景,我則坐公車到了世界聞名的蒙地卡羅賭場參觀,賭場外觀和它的周遭景緻,包括廣場庭園和噴泉,以巴洛克風格為主,豪華氣派自不細說了,許多來自世界各地的觀光客爭相拍照,或是單純照風景、或是獨照或合照,誰都想在這個世界聞名的建築景點留下紀念,我當然也不例外,不過入內參觀並不便宜,即使有了折價卷也還是貴得嚇人(印象沒錯是10歐元),雖然從門口隱約可看到接待大廳的內裝,絕對有參觀價值,但是太傷荷包了,我採取折衷方式,到它旁邊的另一家賭場入內參觀,門票只要2歐元。

聞名的蒙地卡羅賭場

當然不忘記拍張紀念照
由於工作之便,也曾到澳門和菲律賓等地的賭場參觀過,所以對於這樣的景緻並不陌生,歐洲的賭場以吃角子老虎機為主,較少真人荷官發牌的桌上遊戲,這一點和亞洲是相反的,據說拉斯維加斯也已逐漸減少真人發牌的遊戲,幾乎大部分營收都來自吃角子老虎機,歐美人可能較沒有豪賭的天性,坐在遊戲機前玩玩高興就好,不像亞洲人有賭身家財產的狠勁,一夕致富或一夕間一文不名,不同地區民族性果然有差別。賭場內的裝潢像高級俱樂部,玩家大多是有錢有閒的老先生老太太,邊抽著菸邊盯著遊戲機;服務人員都身著白襯衫加黑色背心,輕聲細語,舉止優雅;比起澳門賭場的闊氣和菲律賓賭場的大眾化,歐洲的賭場顯的雅緻多了。
下午8時左右,趕回蒙地卡羅車站和旅伴會合,結束了本日難忘的摩納哥一日遊。
(本文實際完成於2007年11月28日)
留言列表